时间: 2024-12-12 23:50:46 | 作者: 水灭火系统
非教学型任务在学校中大量涌现,如开会、填表等,导致教师负担加重,热情和积极性降低。
02非教学型任务的主要类型包括安全类、宣传类和政治任务类,如防溺水、反电诈、精准扶贫等。
03其中,安全类任务要求学校具体去做工作,如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上级进行督导检查。
04另一方面,宣传类和政治任务类任务往往通过学校工作来应付检查,如防电诈宣传、精准扶贫等。
05学校教师负担加重的原因包括县委县政府重视的工作增多、教师群体庞大、学生群体庞大等。
开会和填表是学校非教学型任务的重要形式。只要老师上课5分钟后没到教室,学生就知道老师是被抽去开会了,这一节课就上自习。在填表上,经常是这个月填的表,下个月还要填一样的,这个部门要的表格与另一个部门要的是一样的内容,甚至同一部门的不同科室也如此,有多少部门(科室)就要填多次表。
教学是副业,填表是主业,老师都成表哥表姐了。这是基层一线教学老师,特别是中层干部的心声。开会和填表是学校非教学型任务的重要形式。 YJ 老师是某初中的年级组长,她介绍说许多会议都是临时召开的,调课都来不及。学生都知道规律了,只要老师上课5分钟后没到教室,就知道老师是被抽去开会了,这一节课就自习。教学任务完不成,就要赶进度,两节课的内容放到一节课去上。在填表上,经常是这个月填的表,下个月还要填一样的,这个部门要的表格内容与另一个部门要的是一样的内容,甚至同一部门不同科室也如此,不是联合下填表任务,而是分别下来,有多个部门(科室)就要填多次表。
开会、填表仅占非教学型任务的一部分。非教学型任务的形式五花八门,已成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沉重负担,正在消耗一线教师最后的一丝热情和积极性。问题是,非教学型任务是怎么来的?学校可以拒绝吗?
一是安全类。校园就是一个法人单位,也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安全很重要。基层干部说,安全是1,教学及其他工作是0,没有安全其他工作再好也是0。过去教育部门下达的文件80%以上是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在学校收到的文件最多的是关于安全问题的。管行业管安全,各个行业都有安全任务,各种安全任务都可以进校园。比如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防电诈等。这些安全项目,需要学校具体去做工作,上级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工作可以是到现场查看,也可以是查看资料。许多工作以查看资料为主。即便平时做了,学校也很少做资料,等到突发检查的时候就要老师集中做资料。
以防溺水为例。工作要求五花八门,教师任务负担过重。为了推动防溺水工作,上面规定学校要完成十个一活动,具体包括:上一堂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假日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或展板宣传活动;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宣传材料;布置一篇防溺水家庭作业;每周组织一次专题教育;每日一次安全提醒;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示。针对每一项工作,班主任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单是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就要消耗老师至少一周的休息时间。上面还要求学校师生背诵七不两会,不定期针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抽查,假如慢慢的出现背诵错误就要扣分。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被扣分,老师自己要提前督查学生背诵并抽查,学校还要经常抽查,以免学生在上级来检查时出现卡壳或错漏而被扣分。班主任每周要专题教育,非节假日期间,每周要在群里进行安全提醒,提醒之后要确保家长们回复收到,班主任每次要在群里数人头,生怕哪位家长没回复。
每日宣传提醒打卡。十个一活动开展和七不两会工作是各所学校一定得完成的工作,一些地区还不断层层加码,自我加压。比如针对十个一活动中要求的每日一次安全提醒,有些地区要求每天早晚一定要进行一次安全提醒,且每次提醒时间必须讲5分钟;而放假期间,老师必须每天在家长群里提醒2次。每天不能间断,并且所有提醒家长注意学生防溺水的聊天记录都要截图留证以备检查,群里的家长们也都烦不胜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各种关于防溺水的答题测试。针对十个一活动中要求的上一堂防溺水专题教育课,湖南某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组织收看《 xx 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安全专题教育专题课》视频,如果只是组织学生集体收看专题课视频还好,结果通知要求全体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参与学习,且学生和家长要一同观看,这就需要老师去动员家长关注公众号、登录注册页面、根据相关要求填写信息,看完视频之后还要参与测试答题,如果未达到满分还要重新答题直到获得满分为止,答题完成之后要下载证书,班主任要负责收集好学生的学习图片和证书,并参与统计排名,如果观看率低,上级就会对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通报批评。结果,为了这一项工作,班主任要做无限多的工作,反复与家长沟通劝导,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增加了家长对于老师的厌烦甚至嫌弃。
工作形式不停地改进革新。调研组2021年在广西调研时,当地要求河湖塘边要放置游泳圈用于溺水者救生。2023年湖南一些地区已变成了一圈一绳一竿,并要在危险水域安装感应摄像头进行提醒,一旦有人靠近,摄像头就会出现危险区域,请勿靠近的安全提醒声音。此外,多个省份还要求在暑假期间,教师和乡村干部要参与巡河、巡湖,拥有海域的省份还要求老师去巡海。由于上级对防溺水工作的要求过于严格,有地区提出零溺亡人数的政策目标。各地的防溺水工作创新内容层出不穷,彼此相互效仿,学校和政府的防溺水工作不断加码,财政压力增加,一线教师和基层干部累得喘不过气来。
学生也被卷入了工作任务之中。广西某县的一位教师吐槽,自己班上的一年级学生大字不识几个,背防溺水承诺书背了四五节课,回家背到11点。学生抄防溺水承诺书,一周抄6节课,就为了应付上面各种各样的检查,这既折腾老师也折腾学生。
二是宣传类。防电诈宣传是很典型的,要家长在手机上做题目,要求是每个家长都要做,且每个人都要达到100分。如果一道题做错就要重新做。许多家长不配合,或者不会用手机做题,就得班主任自己做,或者政教处主任做。有一个乡镇中学的政教处主任做防电诈宣传的试题做了一天一夜。在学习强国 App 做题,之前是只有学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现在每个教师都要学习,每天都有通报排名。宣传工作很大部分是创建工作,比如各种文明进校园,都是希望学校创建各种各样的形式宣传该项工作。安全文明进校园,每年形式都需要不同,就需要做不同的材料。环境文明进校园,也需要创造新的环境宣传的形式,让学生知道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养成环保的习惯和意识。许多宣传工作是在手机上完成的,比如给县域内单位、个人点赞,这个任务也不轻,一是点赞的任务多,二是还要截图。有不少工作还需要家长参与,就得班主任做家长的工作。
许多宣传工作是部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要求学校做的。除畜牧局够不着学校外,县级部门妇联、工商、团委、城管、消防、医院、公安等部门都喜欢到学校来迎接上级检查。诸如反电诈、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卫生与安全、防雷防汛等工作,通过学校工作来应付检查的好处是学校台账多、工作好做、资料好找、活动好开、人员好备(学生与老师)。对这些宣传及检查工作,一些校长会根据真实的情况来应对,能拒绝就拒绝。但是许多工作校长难以拒绝:大家都是一个乡镇和县的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今天不配合别人工作,别人就会不配合你,大家都是互相配合、共同分担。相比之下,这些检查不定期,只要来的次数不多,时间不长,问责压力不大,整理一下材料就可以。例如河南某教学点校长为了配合当地政府和派出所的扫黑除恶检查拉了个扫黑除恶的条幅。
三是政治任务类。对学校教学产生较大压力的便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治化的中心工作。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中部某县规划在500多个乡村,每个村派驻3个人组成工作队,县直机关与单位都必须派人参加。该县2所省级示范高中被要求各出4个教师驻村2年,驻村教师从每周一到周五与村民同住同吃,完全脱离教职岗位。大部分高中老师知道,如果完全脱离教学工作一段时间,则职业生涯与教师成长就会荒废。其中一所中学的书记连续开了好几次会议,动员教师参加都没有人愿意,最后没办法便劝说一对需要农村工作经历来评职称的数学和物理老师,刚好两人是夫妻,以及1位办公室主任和1位刚入职的年轻的美术老师参加。为了让这位办公室主任愿意下村,学校先把他提拔上来,而年轻美术老师同意下村完全是基于校领导的威严。一位老师说:要求我与贫困户同吃同住3天,我一进去就给他打扫了3天卫生,也不知道有啥意义。
教学型任务增多,根源在于税费改革后县域多数学校的管理主体由乡镇变成了县级政府,学校教师工资及日常运转经费大头出自县级财政。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真正形成。由此,政校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学校的自主管理权受限,学校成为政府部门的一条腿,完成部门的任务是其主要职责。上级各个部门都管得到学校,学校就必须承接这些部门的一些任务。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具体原因。
第一,县委县政府重视的工作增多,这些工作都与学校工作挂得上钩。从中央到地方重视的工作慢慢的变多,到县级后就变成了重要或中心工作。其中许多工作在县级成立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主责部门,教育部门基本上都会成为这些临时机构的成员单位。主责部门经常以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名义给各部门(包括教育部门)下文布置任务,教育部门没办法拒绝,只能向学校布置相应任务。如县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防溺水任务,学校就须不折不扣完成。教育部门本身就是许多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地。一些重要部门的工作,在教育局还专门设有对接的科室,通过这一些科室来对接学校。比如教育部门专门设置了综治办来对接县综治办的工作;设置安全办来承接各项安全工作;设置文明办来对接县文明办的工作;设置环保办来对接环保办的工作。
第二,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将这个群体动员起来,可以做很多事情。 G 镇政府五六十人的干部队伍,该镇中小学教师也是这个规模。在防溺水工作上,将教师群体都调动起来,就能减轻乡村干部很大的工作压力。
第三,学生是个庞大的群体,许多宣传工作通过学生宣传下去,既能够实现部门的宣传任务,还能够达到其他宣传形式达不到的效果。许多工作都依靠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贯彻下去,如环保工作、安全工作、禁毒工作,小朋友意识到了环保、安全、禁毒的重要性,就会去跟家长宣传,要家长跟着做,效果比直接向家长宣传要好。
第四,校园比较特殊,容易出问题,一出问题又容易酿成大的矛盾和社会舆论,各部门都希望自己的业务工作不在校园里出问题。
第五,学校教师有知识有责任心,许多事情都较乡村干部和其他单位做得好,部门许多工作都喜欢拿到学校来完成。
选自 杨华著 《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 2024年7月当代中国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